“连拒JHU、康奈尔、卡内基梅隆…我为何选择佐治亚理工?”——211学霸的机器人追梦之路
大家好,我是付同学,在今年的申请季中,我拿到了包括Cornell 、CMU、布朗大学、佐治亚理工在内的8所美国大学的录取,最 后选择了我最感兴趣的机器人方向。很荣幸在这里分享我的申请经历,希望大家都能收到理想的OFFER~
※本文由新通学员付同学授权发布,图片均由付同学提供
付同学(新通学员)
付同学本科背景:
本科院校: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工程)
本科成绩:均分89,GPA3.81/4.0(wes认证之后3.9/4.0)
托福:106(阅读29、听力28、口语23、写作26)
GRE:324
获录院校: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025 U.S News全美No.6)
康奈尔大学(2025 U.S News全美国No. 11)
布朗大学(2025 U.S News全美No. 13)
卡内基梅隆大学(2025 U.S News全美No.21)
南加州大学(2025 U.S News全美No.27)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2025 U.S News全美No.29)
纽约大学(2025 U.S News全美No.30)
佐治亚理工学院(2025 U.S News全美No.33,机器人专排No.3)
大家好,我是付同学,在今年的申请季中,我拿到了包括Cornell、CMU、布朗大学、佐治亚理工在内的8所美国大学的录取,最 后选择了我最感兴趣的机器人方向。很荣幸在这里分享我的申请经历,希望大家都能收到理想的OFFER~
1 决定留学,选择新通——一场改变人生的相遇
大二那年,我坐在北京交通大学的实验室里,盯着屏幕上跳动的代码,突然意识到:如果我想站在技术的最前沿,美国或许是更好的选择。
本科的软件工程课程让我对机器人产生了浓厚兴趣,但国内资源有限,而大洋彼岸的实验室里,机械臂正以更复杂的算法运转。
那一刻,“留学”的念头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起初,我对留学申请一无所知。托福、GRE、推荐信、文书……这些陌生的词汇让我手足无措。幸运的是,妈妈的朋友向我推荐了新通留学。
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我约见了徐老师。她拿出一张密密麻麻的表格,上面列满了美国知名院校的机器人专业排名、录取要求和申请时间线。
“你的背景很扎实,但需要精准定位。”徐老师的话让我豁然开朗。她根据我的科研经历和兴趣,将目标锁定在CS和ECE(机器人方向),并制定了详细的申请计划。那一刻,我决定将未来托付给新通。
2 科研为剑,兴趣为盾——在实验室里打磨竞争力
“机器人专业竞争激烈,科研经历是你的王 牌。”徐老师的提醒让我意识到,仅有高GPA远远不够。
于是,在徐老师的建议下,我主动联系教授,争取到一段校内科研项目,研究Minecraft 机器学习平台与语言模型Agent 的设计与搭建。那段日子,我泡在实验室里调试代码、记录数据,甚至为了优化一个算法熬过通宵。
大二暑假,我申请到香港科技大学的暑研机会。在郑家纯机器人研究院,我接触了无人飞艇的集群控制。导师评价我“思维敏捷,执行力强”,这段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推荐信,更让我坚定了研究方向。
之后,我又参加了另一段暑研,主要研究基于视觉伺服的飞艇控制系统。一段科研经历、两段颇有含金量的暑研经历,成了我文书中最亮眼的素材。
有人问我:“选机器人是因为就业前景好吧?”我摇摇头。驱动我的纯粹是兴趣——当代码让冰冷的金属“活”过来时,那种成就感无可替代。
新通留学助手
新通海量软实力提升项目
3 两个月攻克托福,三次鏖战GRE——语言关的破局之道
语言考试是横在我面前的另一座大山。
备考托福时,我采用“精准打击”策略:听力部分,我发现自己总漏掉关键信息,于是专门研究笔记法,在B站上搜罗技巧视频,最终总结出一套“符号速记法”;口语则靠反复模拟真题,练习到形成肌肉记忆。
两个月后,我以106分(听力28)一次过关。
GRE却让我栽了跟头。第 一 次考试,面对满屏生僻词汇,我懵了——分数只有310。
痛定思痛,我开启“单词地狱模式”:手机里装满单词,吃饭排队时刷、睡前最 后一刻还在默写。
三个月后,第三次考试,我终于以324分上岸。
4 7所牛校offer与佐治亚理工的抉择——专业排名胜过光环
2025年春天,邮箱里接连弹出入学通知:约翰霍普金斯、康奈尔、布朗、CMU……8所知名院校的offer纷至沓来。亲朋好友惊叹:“当然选排名高的JHU!”但我知道,机器人专业的实力才是关键。
佐治亚理工学院虽在综合排名33位,但其机器人专业全美第三,实验室与NASA、波士顿动力有长期合作。
在徐老师的建议下,我对比课程设置、导师方向和就业报告,最终选择了佐治亚理工。
有人不解:“放弃藤校不可惜吗?”我笑道:“在机器人领域,佐治亚理工就是藤校。”
5 新通的力量——文书与时间规划的制胜关键
回顾申请之路,新通的两大助力让我铭记于心。
一是文书打磨。起初,我的初稿像简历般堆砌经历:“我做了A项目,发表了B论文……”新通文书老师却一针见血:“你要讲一个故事——为什么热爱机器人?科研如何塑造你的思维?”
我们删掉冗余的竞赛奖项,重点突出暑研中的突破。最终,文书不仅展现了我的能力,更传递了我的热情。
二是时间管理。我自诩执行力强,却险些错过GRE考位。新通的规划老师为我列出一张甘特图:6月完成选校、8月敲定推荐人、10月提交第 一 轮申请……每项任务精 确到周。当其他同学焦头烂额赶DDL时,我已从容地提交了所有材料。
站在佐治亚理工的起点
探索未来
如今,即将成行佐治亚理工学院的我,有时候会想起大二那个决定留学的下午。这一路,有过迷茫,也有过自我怀疑,但每一次选择都忠于初心。
如果你问我成功的秘诀,答案很简单:找到热爱,全力以赴,然后相信专业的力量。留学不是终点,而是探索世界的起点——而机器人,将是我探索未知的永恒伙伴。
-
有疑问在线咨询老师
咨询时间:9:00-23:00
非咨询时间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请拨打电话咨询咨询时间:9:00-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