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时间:8:00~24:00 400-618-8866

您的位置: 首页> 考培资讯> 托福> 听力> 听什么怎么听 成就托福听力高分数

听什么怎么听 成就托福听力高分数

关键字  托福 托福听力 英语听力 托福考试
2013-10-17 来源:互联网 作者: 阅读量: 手机阅读

导读

托福考试囊括了听、说、读、写,读(阅读)、写(作文)都有在短期内“速成”的可能。但是听(听力)、说(口语)却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成功的事情。尤其是听力部分,除了切切实实的长时间练习,几乎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一蹴而就。

托福考试囊括了听、说、读、写,读(阅读)、写(作文)都有在短期内“速成”的可能。但是听(听力)、说(口语)却不是临时抱佛脚就能成功的事情。尤其是听力部分,除了切切实实的长时间练习,几乎没有别的办法可以一蹴而就。

“突飞猛进”这个词语不适用于托福听力。从没听说过哪位大神能在两周内完成听力成绩的巨大飞跃。所谓“冰冻三次非一之寒”,英语听力的功力也绝对不是一天能练成的。听力最大的麻烦不在于每次练习多久,而在于持续。如果不相信,你可以试验一次,三个月不听英语,你的英语听力水平会回到初一“How are you”的水平。

一、听力听什么?

既然听力需要持续练习,那么托福听力要如何练习呢?首先,不要考虑看美剧练听力了。看美剧当然能提高听力水平,但是前提是考生有大把的准备时间。如果打算在四年后考托福,那么看美剧当然是个好选择。不过如果你需要在三个月内考完托福,那么美剧就很浪费时间了。看美剧对英语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更多是对英语文化的熏染,对出国后的生活有很大帮助。如果只是为了提高托福听力成绩,美剧就不是最优选了。

那么听什么最好呢?我想下一个热门答案是CNN。可惜根据我的经验,CNN 同样不适合做听力材料。CNN 话题新鲜,全部是社会热点,和美剧一样,CNN 的英语段子是熟悉美国社会环境的好材料。不过CNN 的劣势也非常明显,首先是新闻性太强。托福听力段子一般都是围绕学术(文章类)和学生生活(对话类),很少涉及新闻话题。而CNN 的时事性和政治性过强,对于托福听力话题的熟悉没有任何帮助。如果考完托福后有时间,听听CNN,为自己留学后的生活做准备未尝不可。另一方面,CNN 的语速惊人,breaking news 的语速更是快得听不出断句。相比之下,托福听力的语速适中。所以在语速方面,CNN 的匹配度也不够高。

我的答案是TPO 和官方指南中的听力和口语段子都可以做听力素材。这个答案看似废话,其实是因为很多考生不善于利用已有材料做听力训练。大多数人都在第一次做听力题后就把听力材料丢在一边,只顾检查答案的对错,不去追究听力的内容分析。于是有人抱怨,TPO 和官方指南的听力材料就二十几套,听完了就没有了。实际上,题虽然做过一次就记住了答案,听力素材也记住了大意,但是细节是不可能完全听懂完全记得的。所以做过题的听力材料是可以拿出来做精听训练的。

二、听力怎么听?

听力怎么听是另一个问题。有一个听写训练法在网上广泛流传,但是试一次就会发现,听写法是能把人逼疯的训练方法。外语听力训练本身就要求人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听写注重于听出每一个词、每一个细节,其对注意力的要求就更高了。所以听写法带来的精神疲惫感非常强,一篇听力十分钟下来,听写完则需要半个小时。所以听写法对于时间的耗费也很多。
必须要承认的是,听写对于考生关注细节的训练很有帮助,习惯听写训练的同学不会出现一篇文章听懂了,但是不会做题的现象。因为题目出了主旨题外,其他往往有关听力材料的细节,听写法会让考生自觉关注细节,这样大部分题目都不会逃出细节的掌控。

由于听写法过于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我最后放弃了听写。最终选择了每篇材料初听三次的方法。就是说第一次做TPO 听力的文章,按照正常考试顺序听听力、做题——这是第一次听,是为了掌握大意和做题。然后核对答案后听第二次——这次听是为了弄清楚自己做错的题目的答案在哪里。最后听第三次——把所有卡壳的句子、单词,没理解的点全部弄清楚。
初听材料听三遍后,至此就可以暂时把它收起来了。换下一个听力材料。当把所有材料都听过后,再从头开始听。这个时候,初听的内容已经有些遗忘了,也许只记得大意。那么再听两次,尽量关注细节。这样地循环一次后,一个听力材料才算是被有效利用了。如果你的听力水平有限,不妨把初听的三遍增加到四遍,复听的次数增加到三次。
听力听多久?

正常托福考试中听力一共有两个section(如果出现了第三个,说明你遇到了听力加试,这个放在之后的部分讨论), 每个section 中包含一个对话片段和两个Lecture 片段。如果遇到加试,那就是三个section。对话一般在三分钟,Lecture 则在5 分钟左右。整个听力部分的时间约在一小时以内。也就是说,平时训练的时间要比一小时多一些。

听力对人最大的考验就是要时刻保持高度注意力集中,所以至少一个钟头的听力训练是必不可少的。

听力的时间不要延续过长。高度集中注意力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在听力部分把自己的神经弄得过于疲惫会导致其他部分的复习没法继续进行。听力练习进行了一个小时后,如果觉得仍需要练习,不妨找一些旧材料拿出来重新听——熟悉的话题不会让人觉得太过紧张。
       在真正进行机考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合理利用规则,给自己的神经一个休息时间。如果在做完第一个section 后还有剩余的时间,不要急于点Continue 进入下一个听力Section。不妨闭上眼睛休息一会儿,把剩余的时间耗尽,等待系统自动进入下一部分。这段时间里给自己的大脑一个短暂的放松,听下一部分的状态也许能好一些。

三、听力进行时

前面反复强调听力的过程中要求精神高度集中,开小差的直接结果就是做题时候只能瞎蒙。所以在听力开始播放时,就要排除之前的各种想法(比如刚刚那道阅读题到底改选A 还是选C?这部分听力会不会是不是加试?时间不够用怎么办?……)。类似的想法完全不能帮助你全神贯注地完成听力和作答,只会让你分心。与阅读不同的是,托福听力要求先听材料再看题,所以考生无法预知答案可能会出现在哪里。而在听力过程中,一个不留神答案就溜走了。
考试过程中,也要尽量强迫自己集中精神,不要让其他人拖拉椅子的声音、中间休息出入的声音和已经开始做口语录音的考生的声音影响了自己。如果考场内比较乱,可以适当地把耳机的音量加大。

另一方面,托福听力要求考生快速进入状态。根据经验,托福听力选段的前三句话中往往会出现第一个考点,同时,文章和对话的开篇也会给考生一个关于主要内容的初步印象。如果你花了五句话的时间才开始集中精神,那么你的第一题的分数已经丢了。在平时做听力练习的时候也要注重培养这种快速进入状态的能力。

听力时做记录的草稿纸只有两张,写满后需要用旧的草稿纸换新的草稿纸。所以如果你还需要参考自己的记录,不要急着换草稿纸——换过后就不能向老师要回来了。听力做题的时间和播放听力材料的时间是分开计算的,一般读题和作答时间充裕。所以在作答时不需要太着急。在同一个Section 内,选不出的题目也可以暂时跳过,回头再看。

四、听力加试

加试到底算不算分数?为什么会有加试?加试到底要不要认真做?在搜索引擎上总是有类似的问题。其实加试并不重要,但是加试部分同样需要认真回答。关于加试,ETS 官方人员总是给出模糊而让人费解的说法。我们理解不了是因为中国的各项考试中没有加试这种东西。所以考生们只要知道加试是为了保证公平就可以了,具体是如何操作的并不重要。和机经没法保证准确性的网友回忆不同,网上流传的加试题目和答案是经过前赴后继的

考生们多次验证过并确保准确的。我不鼓励也不支持投机,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加试部分每个人都逃不掉(还可能碰到双加试),不换题,又浪费时间,所以建议各位考生在考试前把加试题库记熟。这样就能给自己省一些精力奋战接下来的口语和作文了。

听力水平虽然无法速成,却可以通过日积月累的练习来不断提高。毕竟考托福是为了日后在留学的英语环境中求学和生活打基础,准备得越早越充分,帮助就越大。今天的辛苦是为了更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和奖学金机会,也是为了日后更好地适应留学生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加油!

  • 有疑问在线咨询老师

    咨询时间:0:00 ~ 24:00
    非咨询时间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咨询时间:8:00 ~ 24:00

定制备考方案
留学快读通道

课程推荐

更多课程+

新通为您定制更适合您的学习方案

想要获取更多考试培训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到距离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拨打新通教育咨询热线:400-618-8866;

2、点击【立即咨询】 ,我们会有课程老师为你解答考试难题;

3、完成以下表单,轻松预约,预约获取定制学习方案的机会。

姓名
联系电话

城市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武汉
  • 苏州
  • 太原
  • 济南
  • 合肥
  • 天津
  • 郑州
  • 长春
  • 宁波
  • 舟山
  • 温州
  • 成都
  • 重庆
  • 西安
  • 南昌
  • 厦门
  • 福州
学习科目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马上预约

定制学习方案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获取你的学习方案

*温馨提示:新通承诺绝不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大家都在看

更多>

近期活动

  • 北京
  • 成都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合肥
  • 济南
  • 南昌
  • 南京
  • 宁波
  • 青岛
  • 厦门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太原
  • 天津
  • 温州
  • 武汉
  • 西安
  • 长春
  • 长沙
  • 郑州
  • 重庆
  • 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