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时间:8:00~24:00 400-618-8866

您的位置: 首页> 考培资讯> 雅思> 备考攻略> 雅思阅读考试怎样熟知字典词汇

雅思阅读考试怎样熟知字典词汇

关键字  雅思阅读
2013-08-06 来源:新通外语网igo99.cn 作者: 阅读量: 手机阅读

导读

更多雅思资讯请致电杭州新通外语0571-28862299.

我们每个人可能在阅读的时候词汇量都不够。很多单词都不认识。研究表明一般教育程度的NATIVE SPEAKER认识大约5万个词。而我们中绝大部分的人大概只有5千个左右的词汇量,甚至连5千都没有。我们怎么应付这么大的词汇量?
  关于词典
  有同学在碰到生词的时候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翻词典。这是很自然的,在某些情况下也是对的做法。至少这证明这个学生想学。
  但是,关于词典我想说的是在阅读的时候不要轻易使用词典。原因很简单:用词典太多不利于英语学习。词典像很多工具一样,用多了是很危险的事情。
  当然词典不是禁书,但我们要学会怎么样正确使用词典。
  从词典中解放出来
  首先,要多读。
  老外的5万词汇量不是老师教会的,他们是在真正的阅读中反复碰到这些单词之后学到的。光在课堂里面是绝对不可能有足够的机会去反复碰到这个单词。
  因此,必须在课外泛读。泛读是唯一一个最有效的提高词汇量的方法。
  当我们在谈阅读技能的时候,我们一般都认为学生有“足够”的词汇量。一般说来,我们需要大概5千左右的词汇量才能开始独立自主地阅读。
  但事实上,五千的词汇量也是超过很多学生的词汇量的。很多同学可能只有3000左右。3000个左右的词汇量是我们的词汇底线。三千个词汇可能不能让我们真正地独立阅读,但是至少可以让我们开始尝试独立阅读了。3000个词包括GSL+AWL的词。如果没有3000个词,可能我们要做的不是什么提高阅读技巧了,因为低于三千的词汇量进行雅思阅读碰到的将是满篇满篇的生词。
  但是,我并不是说在阅读的时候需要认识每个词。我们怎么在阅读的时候处理一些不认识的词呢?哪些词是可以略过而不会影响我们对篇章的理解的呢?
  积极词汇,接受性词汇,垃圾词汇
  单词的重要性是不一样的。我们应该知道哪些词是可以忽略的。这样才能去学习那些真正重要的词汇。
  想象一下我们使用中文的时候,哪些词是我们自己会用的,哪些词是我们只认识却不会用的,哪些甚至是我们自己不认识的。比如说耄耋这个词。词汇的学习过程是从开始的不认识,到认识,到最终会用。这个过程是很慢的。所以必须经常在真实的语境中接触到这个单词。
  但是有些单词是碰到立马就要略过的,这种词我们可以把它称为所谓的垃圾词汇。要知道当我们只有3千个词汇的时候却花时间学一些像chrysanthemum (菊花), anemia(贫血)这样的词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当然,没有哪一个词是真正的垃圾词汇,这要取决于阅读时候的上下文,阅读者的水平,以及阅读的目的。如果你是个医生,对你来说anemia就是必备单词了,其重要性可能和apple对孩子的重要性一样。如果你又正好像我读过一本叫做chrysanthemum and sword(菊与刀)的书,你就会对chrysanthemum这个所谓的垃圾词也印象深刻了。

  • 有疑问在线咨询老师

    咨询时间:0:00 ~ 24:00
    非咨询时间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咨询时间:8:00 ~ 24:00

定制备考方案
留学快读通道

课程推荐

更多课程+

新通为您定制更适合您的学习方案

想要获取更多考试培训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到距离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拨打新通教育咨询热线:400-618-8866;

2、点击【立即咨询】 ,我们会有课程老师为你解答考试难题;

3、完成以下表单,轻松预约,预约获取定制学习方案的机会。

姓名
联系电话

城市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武汉
  • 苏州
  • 太原
  • 济南
  • 合肥
  • 天津
  • 郑州
  • 长春
  • 宁波
  • 舟山
  • 温州
  • 成都
  • 重庆
  • 西安
  • 南昌
  • 厦门
  • 福州
学习科目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马上预约

定制学习方案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获取你的学习方案

*温馨提示:新通承诺绝不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大家都在看

更多>

近期活动

  • 北京
  • 成都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合肥
  • 济南
  • 南昌
  • 南京
  • 宁波
  • 青岛
  • 厦门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太原
  • 天津
  • 温州
  • 武汉
  • 西安
  • 长春
  • 长沙
  • 郑州
  • 重庆
  • 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