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时间:8:00~24:00 400-618-8866

您的位置: 首页> 考培资讯> 托福> 阅读> 托福阅读备考,需要先明确的3对内在关系

托福阅读备考,需要先明确的3对内在关系

关键字  托福阅读,托福阅读备考,托福阅读技巧,托福考试
2020-09-14 来源:新通教育网igo.cn 作者: 阅读量: 手机阅读

导读

托福阅读备考和做题时,考生的思路很重要。现在许多同学练托福阅读常会走入的一个误区就是盲目堆积做题数量,然而这种题海战术的结果却往往并不理想。本文将为大家具体分析托福阅读备考做题需要先明确的3对内在关系。

备考托福阅读,除了学习方法外,具备明确清晰的备考思路也很重要。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而只是盲目做题,哪怕做的再多,考生能够获得的提升往往也是十分有限的。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托福阅读备考做题考生需要先理解的3对内在关系。
 
 
托福阅读备考内在关系:速度与正确率(Speed&Accuracy)
 
在托福阅读的备考过程中,要想兼顾速度和正确率的关系,就要学会控制时间。三篇阅读文章平均18-20分钟一篇,做到大部分题目都答得有把握,最多2-3题/篇不确定,每做完一篇,就回头检查(只看不确定题目);完成这一切最好还剩6-8分钟,特别是刚才不确定的题目这次给它们定了!除了不确定的题目,第一篇的最后一题也认真检查。即使刚才比较确定也再查一遍,受干扰时难免会思路不清,其他题型都是从微观角度理解文章,只有这题是从宏观角度理解文章,所以比较难,而且容易在检查时发现正确答案,这样才能兼顾速度和正确率。
 
 
托福阅读备考内在关系:词汇与阅读(Vocabulary&Reading)
 
托福阅读的基础是词汇,没有坚实的词汇基础,中国考生的强项——阅读也会变成了短板。某种程度上来说,单词量的多少是和托福阅读的正确率成正比。加之托福词汇大部分都是比较常用的,背熟一点有益无害。在托福阅读中还有一类题型专门用来考察词汇,要想正确解答这类问题,考生首先需要明确,此类问题不仅仅是考查一个单词的基本意思,而是考查该词在文章上下文中的意思。不要仅仅因为某个选项符合该单词的某一个正确意思就将其作为正确选项,而要理解作者在文章上下文中使用了哪一个词义。在选出答案之后,最好将所选择的单词或短语放入原文当中进行检验,以确认这个句子在全文中仍是有意义的。
 
 
托福阅读备考内在关系:原文与题目(Article&Question)
 
在托福阅读中,文章是基础,但很多考生认为托福阅读题目要比文章重要。这表现在考生在托福阅读备考中常常会极力寻找关于题目解答和应试的技巧而并没有注意文章的重要性。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文章没有读懂而答不对题目,而不是因为不会答题而答不对题。所以要重视文章,在文章理解中注意猜词,尽量理解透彻;从整体上看文章,而不是只关注对题目有帮助的文章部分,考生往往因为只是从小范围看文章,只针对题目理解文章,对文章的理解常常是支离破碎没有全局概念的。这样极容易答不对最后一个大题,对文章的理解也是有问题的。
 

以上就是托福阅读备考做题大家需要明确的3对内在关系,了解这些关系将为大家提升托福阅读学习效率和得分提供目标和方向。 

  • 有疑问在线咨询老师

    咨询时间:0:00 ~ 24:00
    非咨询时间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咨询时间:8:00 ~ 24:00

定制备考方案
留学快读通道

课程推荐

更多课程+

新通为您定制更适合您的学习方案

想要获取更多考试培训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到距离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拨打新通教育咨询热线:400-618-8866;

2、点击【立即咨询】 ,我们会有课程老师为你解答考试难题;

3、完成以下表单,轻松预约,预约获取定制学习方案的机会。

姓名
联系电话

城市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武汉
  • 苏州
  • 太原
  • 济南
  • 合肥
  • 天津
  • 郑州
  • 长春
  • 宁波
  • 舟山
  • 温州
  • 成都
  • 重庆
  • 西安
  • 南昌
  • 厦门
  • 福州
学习科目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马上预约

定制学习方案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获取你的学习方案

*温馨提示:新通承诺绝不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大家都在看

更多>

近期活动

  • 北京
  • 成都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合肥
  • 济南
  • 南昌
  • 南京
  • 宁波
  • 青岛
  • 厦门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太原
  • 天津
  • 温州
  • 武汉
  • 西安
  • 长春
  • 长沙
  • 郑州
  • 重庆
  • 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