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同学出国后
在英文表示感谢时,会说“Thank you”没有错。
如果表示“非常感谢”,“Thank you very much”是个保险的选择。可是有些同学会把“Thanks a lot”挂在嘴边,殊不知这个口语经常用来讽刺对方,而非感谢。当你被人洒了一身咖啡时,可以翻个白眼说“Thanks a lot”。
外国小孩在面对父母的唠叨时,也会不满地大声表示“Thanks a lot!”
虽然你礼让他人的心是好的,但满面笑容说出“You go first”会让对方听来非常刺耳。
这句话是带有命令口吻的,正确的表达是“After you”。
当我们初次接触英语时,课本上的韩梅梅恐怕对李雷说的就是“What’s your name”。
然而,当同学们真的来到国外,想知道对方名字时,使用这句短语虽然没错,但却是非常随便而无礼的。● 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 Could you please tell me your name?继“What’s your name”之后,另一个令人不舒服的“What’s”表达方式就是“What's your problem”了。
当你想询问对方是否遇到麻烦事?是否心情不好?你笑容满面、无比善意的这句话却其实是“你是不是有毛病?”所以,轻则对方回敬你一个白眼并走开,重则对方会微笑反问“What's your problem?”
除此之外,“Why are you such a mess?”也是一个坑。
● What’s the matter? / Is anything wrong?万 能句型,不管是烦心事,还是身体不适,都可使用。● Is something bothering / troubling you?● Are you OK / all right?● 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虽然在中国,当别人问你吃不吃某样东西的时候,直接说“不”、“不吃”是ok的,但是外国人在这方面的措辞较为委婉。
如果直接说“No”,会让对方觉得十分唐突,甚至受伤。他们一般会说“I'm good, thanks”来谢绝别人的好意。大家以后也可以用起来。同理,在中国时,不论是在餐馆点餐,还是在超市购物,都可以直接和对方说“我想要那个/这个”,但是在西方,“I want”是很粗暴的说法。多少同学刚刚踏上美国土地时,在快餐店兴奋地对服务员说:
Could/Can/May I have ..., please?或者直接说出你想吃的东西,但后面一定要加上please!
在商场中,店面的导购一定会走过来问你“Could I help you?”而大家当时一着急,一开口就是“I want xxx”,让对方觉得非常没礼貌。I'm looking for...Do you have any…?I was wondering if you have...含蓄内敛,“话说半句”一直是东方人引以为荣的传统,但如果你在小组讨论中和小伙伴说了这句话,可别怪对方彻底脸黑了。当老外说“I almost agree”时,其实他们压根就没打算同意你的看法。这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大反话。I was a bit disappointed that其实,有时候外国人说话真的很委婉,有些口语,如果不是别人戳破,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套路。“I was a bit disappointed that”便是一个例子。字面来看,这句话只表达出说话人的小小失落,无伤大雅;但事实上,这句话的内涵是“我对此非常恼火!”
如果有人对你说了这句话,千万不要以为对方没事,其实他已经非常生气了!
如果没有真正在国外学习、生活的经历,可能永远不知道原来从小学到的口语其实很多都有毒。那么该如何规避呢?假如有外国朋友的话,多问问他们是个好主意。但如果没有这种机会,跟着有多年海外生活经验的老师学口语是个很好的办法。

既学习了地道的口语表达,又提高了托福考试的应试能力,30天,给自己一个脱胎换骨的机会!
简直不能更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