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时间:8:00~24:00 400-618-8866

您的位置: 首页> 考培资讯> 雅思> 阅读> 雅思阅读理解实例解析 教你做对题!

雅思阅读理解实例解析 教你做对题!

关键字  雅思阅读实例 雅思阅读做题技巧
2014-10-16 来源:万婕 作者:万婕 阅读量: 手机阅读

导读

  “阅读而不理解”、“理解而做不对题”、“不理解但是可以做对题”,不同考生遇到的问题都不同。为什么那么多大牛说没有理解,但是可以做对题呢?为什么又有很多人说,明明理解了,但是题目却做不对呢?理解和做对题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

如果我们单纯用中文来解释各个层面问题的话,不是很好解释。其实我们不如来看具体的几句话,然后在具体的语境下再来回味前面的几句话,就好理解了。

A third likely explanation for infantile amnesia involves incompatibilities between the ways in which infants encode information and the ways in which older children and adults retrieve it. Whether people can remember an event depends critically on the fit between the way in which they earlier encoded the information and the way in which they later attempt to retrieve it. The better able the person is to reconstruct the perspective from which the material was encoded, the more likely that recall will be successful.

This view is supported by a variety of factors that can create mismatches between very young children’s encoding and older children’s and adults’ retrieval efforts.

对应的题目是:The phrase “This view” in the passage refers to the belief that

○ the ability to retrieve a memory partly depends on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encoding and retrieving process
  ○ the process of encoding information is less complex for adults than it is for young adults and infants
  ○ infants and older children are equally dependent on discussion of past events for the retrieval of information
  ○ infants encode information in the same way older children and adults do

首先对于前面第一句话,A third likely explanation for infantile amnesia involves incompatibilities between the ways in which infants encode information and the ways in which older children and adults retrieve it.你怎么理解?

理解1——对于第三个喜欢的解释,为了婴儿的健忘症,包括在不兼容2者之间,在里面婴儿,婴儿的已成密码的,和道路的,老儿童,和成年人取回它。

理解2——对于婴儿的健忘症的第三种可能的解释,包含两个互相无法调和的过程,分别是孩子记忆信息的方式,和长大之后回忆信息的方式。貌似这个“理解2”更符合中国的语言一些。但是其实还有第三种理解方式。

理解3——第三种可能的解释,对于婴儿的健忘症包含不兼容,就是在孩子编码信息的方式,和大一点的孩子或者成年人解码信息的方式。

雅思秋季班-正火热招生,拨打免费电话400-077-0188,可咨询最新雅思课程,现在报名立减700元,还有千元礼包免费拿

当我们回头再来看这3中理解方式的时候,就会发现,“理解1”是很多能读懂文章,但是做不对题的考友的理解的方式。换句话说,当“理解2”和“理解3”出现的时候,通过对比我们就能发现,“理解1”里面的likely不是“喜欢的”,而“可能的”;

for不是“为了”的意思,在这里该是“对于、关于”的意思,以及后面的解释,我们会发现“理解1”的内容,貌似是都翻译出来了,但是大多数都是错误的,由此导致了题目怎么做都不对,原因很简单,就是这些考友并没有真正的理解,而仅仅是把这些英文单词全都逐字逐句的转换成中文之后,有一种盲目的快感,仅此而已,但是这种快感比肥皂泡还脆弱,分分钟就被戳破了。

再来看“理解3”,其实很多过100分的考友都会发现,如果实在实战的时候,我们的阅读的状态,其实就是这样的,就是草草的扫过原文,只要大概明白了文章在说什么就可以了。除非我们发现在这有出题点的时候,我们才会来仔细阅读,进而理解到“理解2”的状态。

但是实际上,我们在做题的时候,不管是“理解2”还是“理解3”,都是可以做题的,只是“理解3”翻译的更文艺一点,仅此而已。

但恰恰也就是理解到“理解2”和“理解3”的考友,经常反馈自己没有看懂文章,为什么呢?很简单,在这里面有的考友会问“前面2个解释不就很好了么,为什么要有第三种解释?”,有的考友会问“为什么是older children 和adults并列?孩子就是孩子,成年人就是成年人,为什么要将他们放在一起?”

对于这些问题,可以说提的都很好,就像有人曾经问过,“谓语”为什么要叫“谓语”,为什么不叫“臂语”,为什么不叫“动语”。对于这样的问题,笔者只能默默的转过头去,在心里悄悄的念叨一下:人家当年名字就是那么起的,我们哪知道为什么叫“谓语”,对于前面的问题也是一样的,人家文章作者就是喜欢提出第三种解释,我们有什么办法。

同理,文章作者就是喜欢把older children 和adults并列在一起,你知道就可以了,何必去管它呢。雅思考的是语言,是逻辑理解,而不是哲学。

本文举出的这道题,最后选择的是A。但是这并不是全部,得到A,是因为我们把原文都理解到了“理解2”和“理解3”的层面之后,自然会得到正确答案的。如果你还停留在“理解1”的层面?那你需要加油了哦亲!

雅思阅读相关推荐:

新通雅思高分案例:

  

指导老师

万婕
姓    名:万婕
所在地点: 庆春东路1-1号西子联合大厦5楼
擅长课程: 雅思,托福,SAT
联系电话:400-077-0188电子邮箱:janewan@shinyway

名师简介

教育背景:香港城市大学英语教育专业硕士。
教授科目:雅思/小托福阅读,综合英语。
授课风格:授课通俗易懂,亲切,分享实用做题技巧和留学生活趣事。
学员评价:耐心亲切。

  • 有疑问在线咨询老师

    咨询时间:0:00 ~ 24:00
    非咨询时间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咨询时间:8:00 ~ 24:00

定制备考方案
留学快读通道

课程推荐

更多课程+

新通为您定制更适合您的学习方案

想要获取更多考试培训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到距离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拨打新通教育咨询热线:400-618-8866;

2、点击【立即咨询】 ,我们会有课程老师为你解答考试难题;

3、完成以下表单,轻松预约,预约获取定制学习方案的机会。

姓名
联系电话

城市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武汉
  • 苏州
  • 太原
  • 济南
  • 合肥
  • 天津
  • 郑州
  • 长春
  • 宁波
  • 舟山
  • 温州
  • 成都
  • 重庆
  • 西安
  • 南昌
  • 厦门
  • 福州
学习科目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马上预约

定制学习方案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获取你的学习方案

*温馨提示:新通承诺绝不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大家都在看

更多>

近期活动

  • 北京
  • 成都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合肥
  • 济南
  • 南昌
  • 南京
  • 宁波
  • 青岛
  • 厦门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太原
  • 天津
  • 温州
  • 武汉
  • 西安
  • 长春
  • 长沙
  • 郑州
  • 重庆
  • 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