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风翻盘 斩获多所美国前30院校offer
申请美国硕士,Y同学的GPA是硬伤,看她如何逆风翻盘,斩获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南加州大学、纽约大学……等多所美国排名30名校硕士录取!

录取信息录取评估>>>
- 姓名:Y同学
- 申请学历:硕士
- 录取时间:2020秋
- 主录取院校: 埃默里大学(Emory University)
- 其他录取学校: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at Chapel Hill)
- 录取专业:公共卫生
- 奖学金情况:无
背景信息录取评估>>>
- 毕业/在读学校:美国某大学
- 就读专业: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
- 成绩情况:GPA 2.99
- 语言情况:豁免托福,GRE326

(点击图片可放大)
案例分析录取评估>>>
【申请优势】
1. 本科是美本名校,专业背景契合,在校期间有一段TA的经历。
2. GRE分数高,一定程度弥补GPA的不足。
3. 一段中科院科研经历。
4. 一篇综述论文发表一作。
5.一段省疾控中心环境健康部门实习。
【申请难点】
1. GPA不占优势,尤其和MPH相关的部分专业课成绩不理想。
2. 推荐人沟通中间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最终顺利解决。
【录取情况】
【全美大学排名17】 康奈尔大学 公共卫生 (审理中)
【全美大学排名19】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公共卫生
【全美大学排名21】 埃默里大学 公共卫生 (专排Top5)
【全美大学排名22】 南加州大学 公共卫生
【全美大学排名29】 北卡教堂山大学 公共卫生 (专排Top2)
【全美大学排名29】 纽约大学 公共卫生
【全美大学排名40】 波士顿大学 公共卫生 (专排Top8) 奖学金$20520
【全美大学排名40】 杜兰大学 公共卫生 (专排Top13)
【offer展示】
【申请故事】
Y同学是在办学生推荐来咨询的,2018年12.26号Y同学和爸爸妈妈一起来面谈,做了学校定位、专业分析、背景提升规划和时间规划后,父母和孩子都非常信任我,当场就签约了留学合同和背景提升。
正是这种毫无保留的信任,让后续的申请非常顺利。我们有一句经验之谈:学生和家长信任,选校不纠结,申请结果一定不会差。
当时Y同学已经是大四上学期了,GPA大幅度提升不太现实,我们的申请策略选择从软实力上来提升。
而后来的申请结果,也表明软性背景的提升对于录取起了至关重要的加分作用。
Y同学学习基础很不错,第一次GRE 就考了315+,但是为了提高竞争力,我建议她再考一次,她很努力的准备了一个月,每天的学习计划排的满满当当,第二次考试就考到了326,非常给力。
Y同学性格是有点偏内向,表面看着就是安安静静的一个姑娘,其实身体里积聚着大大的能量。特别是执行力很强,帮她分析问题之后她愿意马上行动去改善,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保持学校课业的基础上,参加了中科院的科研营,发表了一篇文章,参加疾控中心的实习,考出了GRE。
选校过程中也不纠结,有问题及时跟我和文书老师沟通,我们来调整申请的项目,所以录取结果几近大满贯。
我惊喜于她一步一步的成长和变化。
这一年为梦想而努力的过程,让Y同学看到了自己更大的潜力,感受到了努力付出后收获成长的快乐。
相信在新的学校,她一定会把握好机会和资源,成长的越来越好!
【学生感言】
开端
在好朋友的推荐下,我们结识了李老师,大四的圣诞假爸爸妈妈和我一起到杭州跟李老师进行初次见面沟通。
过去半年我在学校里的学习生活过得随波逐流,不仅没了大一时的冲劲,而且对未来也没有很清晰的目标和规划。
沟通过程中,我对李老师提出的各种问题回答的吞吞吐吐。在李老师耐心的引导和分析下,我慢慢清楚了自己研究生申请要做的事情,有了目标我重新充满了动力。我下定决心gap一年重点提升软实力。>>报名新通背景提升项目,有效提升软实力
奋发
发表论文这件事,对于只写过实验report的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还好有专业的老师给我指点迷津,大到整个literature review的研究主题、文章结构,小到实验操作的专业术语、批注的格式,巨细无遗。
我时常会因为连续读十几篇paper而感到烦躁,但这是完成一篇literature review必经的过程,对于日后的研究生学习来说这些也仅仅只是新手入门阶段。
在完成这篇literature review的过程中,我对论文的总结越来越得心应手,对作图软件的操作也越来越熟练,这对我我日后的学习来说是一个良好的铺垫。
突破
向教授要推荐信对性格内向的我来说也是比较有挑战性的一个任务。推荐信在申请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个人认为,推荐人和你的熟悉程度,和推荐人是否strongly推荐你这两点最为关键。
因此,我决定找平时和我交流比较密切并且对我印象比较好的教授写推荐信,毕竟他们要拿自己的信誉和名声给我担保写推荐信。若是对学生不够了解,教授要么拒绝写推荐信,要么可能写一封负面推荐信。
然而在我本科所就读的大U,一节课上就有上百个人,仅仅靠上课就让教授对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应该比较难。
因此我便经常在课后去教授的office hour,问他课程的相关问题,课后读他们的research paper,和他们聊聊自己从paper中发现的感兴趣的东西。刚开始我还是有些胆怯的,生怕和教授没话聊,然而我和教授不断交流沟通以后发现,他们还是很乐意回答问题的,也特别愿意和学生交流自己research的内容,毕竟这都是他们倾注了非常多心血的工作成果。
就这样在回国之前我敲定了两位教授的推荐信,还有一位交集不甚密切的教授,她也答应了帮我写推荐信。然而推荐信这个东西或许也要看人品和运气,在我开始提交材料的时候,其中一个教授迟迟没有递交推荐信,我发邮件他也不回。
我当时人身在国内,也没法登门拜访。而那位与我并不熟悉的女教授也在邮件中明确表示没法为我提供强有力的推荐信。
眼看着申请截止日期一步步逼近,我当时甚至陷入了有些绝望的状态,还好在与李老师和姜老师沟通商量之后,我向当时所在实习单位的领导申请了一封推荐信,最终解决了推荐信的问题。
这个申请中的小波折也让我深深体会到一个道理,生活中确实有很多难以预料的危机,还是要提前准备好Plan ABCD,才会有沉着应对的底气。
备考
2018年和李老师见面之前我考了一次GRE,基本了解了考试的难度和流程。在做出了gap一年的决定之后,我先把重心放在学校的课业和research上,空余时间背背单词。
在2019年毕业之后,我暂时没有了课业的压力,便集中精力准备了一个月,天天闭关刷题背单词,终于考出了满意的GRE成绩。
这个过程让我对自己的学习能力也自信了起来,只要努力就一定会有进步的。
申请
申请过程中要特别感谢我的文书姜老师,我的文书在姜老师的润色修改下不断完善。每次改文书都像是一个brain-storming的过程,我认认真真的计划自己的research
goal,career goal,设想未来的各种可能性。>>邀请姜老师指导留学文书
在这个过程中,我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想法,甚至对于自己也有了更全面的认知。
我问自己最多的问题就是Why? Why did I choose this major? Why should I attend this school? 大到家国情怀,小到个人前途,脑海中浮现出了无数我想呈现给别人的观点,而姜老师会把我匮乏的语言组织得更加生动,把我的想法更确切的表达出来。
这几个月的实习和科研经历对我专业能力的提升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中科院research对python的学习,还有在浙江省疾控中心的实习,让我对这个专业未来可从事的工作有了切身的体会。
感谢李老师和姜老师这一路的陪伴,让我不断突破自己,实现梦想!
也要谢谢我的爸妈,一直都相信我可以,一直是我最强大的后盾。
未来的求学路上,我还需要更多的ambition,更高的效率,和更多的坚持。
【申请策略】
1. 从学生亲身经历入手,引出学生想要追求MPH学位的动机。
2. 结合学生本科专业的学习,满足相应的MPH的先修课。
3. 学生进一步探讨疾病和Environmental Health的关系体现强烈兴趣。
4. 结合学生在学校lab以及中科院的科研营,还有毕业后在浙江疾控中心的实习经历(申请时疾控中心的实习刚刚开始,刚好有参与一个和环境健康相关的project),突出为追求MPH的学习所做的准备。
5. 结合学校项目课程设置以及applied practice的机会等,和学生的目标契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