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情于算法 斩获6所全美前30院校offer
王炸offer来啦!钟情于算法的数学少女,斩获宾夕法尼亚大学、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布朗大学……等6所全美前30名校硕士offer!

录取信息录取评估>>>
- 姓名:Z同学
- 申请学历:硕士
- 录取时间:2020秋
- 主录取院校: 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
- 其他录取学校: 宾夕法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 录取专业:应用统计-DataScience
- 奖学金情况:无
背景信息录取评估>>>
- 毕业/在读学校:美国某大学
- 就读专业:数学
- 成绩情况:GPA 3.8
- 语言情况:免托福,GRE 322

(点击图片可放大)
案例分析录取评估>>>
【申请优势】
1. 三年读完本科,本科是数学,concentration是data science.
2. GPA还不错,申请时3.7+,后来大四上quarter出来之后3.8,及时更新了成绩单给各个学校。
3. 跟伯克利的终身教授做了应用线性代数研究的课题。
4. 本科学校里做了两个数学相关的research.
5. 一段大数据相关的实习。
【申请难点】
1. 学生应数和Data Science同申,但其实背景和应数更匹配一些,Data Science相关背景经历较为薄弱。
2. 学生是2017年入读的UCI,到申请时才读了两年多,部分学校在审核阶段提出不可以免托福,最终通过和学校的深入沟通,得以豁免托福。
3. 实习内容单薄,基本以学习企业平台的操作和相应的教程为主。
【录取情况】
【3】哥伦比亚大学 数据科学(wl)
【6】宾夕法尼亚大学 应用数学和计算科学
【14】布朗大学 数据科学
【17】康奈尔大学 应用统计-DataScience
【19】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数据分析和统计(半奖)
【22】南加州大学 应用数学
【29】纽约大学 数学
【offer展示
【学生感言】
网上看到他人一段话:“大学这三年,觉得自己像只漂浮的气球,一点一点被真实的东西填满,渐渐地落下来,降到了我一直喜欢的那片土地上。”这也是我自己对大学的感受。
高三时仓促决定放弃高考,转而申请美国本科,错过了申请季,不得不经历gap year。虽然大学遇到许多有趣温暖的朋友,但下意识会把自己放在高中同学的节奏里,所以大学选择三年读完。
大一时,急于摆脱专业Undecided的状态,转入了自己最有把握学好的数学专业,同时选学了计算机的课程。虽然没能成功转入计算机专业,但是也为后来的方向选择提供了基础。后来见到许多double major的学长学姐,也跟风双专了量化经济。
申请通过很快,但是自己也很快放弃了这个专业。大三选择专业方向,再三犹豫下,在应用数学和数据科学两个方向里,选择了数据科学。大二末安排课程,发现自己有可能在下一个学年完成毕业课程,于是提前面对了申研。
申请季前的暑假,一直拖延,没有做申研计划。看到好朋友已经开始紧张准备各类标化、文书,选校时察觉到自己进度落后,于是联系了她的留学顾问李老师。>>预约李老师咨询
在正式签约前,向李老师询问了许多关于实习选择、专业选择、定校选择方面的问题。最后查看了具体的选校计划表,关于项目的介绍和相关专业的选择,李老师给的资料非常详细,既专业又很细心,本来还想仔细对比各个留学机构,后来直接就决定在李老师这里申请了。
虽然暑假比较空闲,但是轻松的状态下无心准备GRE,GRE的复习效果很不理想。秋季一开学,就和同学报名了同一时间的GRE考试,每天课后一起在图书馆背单词、刷题。认真准备了一个月,出分结果高过了心里预期,但是后几次GRE都没有充分准备,分数也不理想。
选校阶段李老师根据我的情况给我制定了应用数学和数据科学混申的申请方案。我没有过多纠结,所以很快就定校了。李老师说不纠结的孩子申请结果一定不会差,我当时还以为老师是在开玩笑,没想到申请了7个学校的8个项目,目前只有一个项目被拒,非常感谢李老师的精准选校,让我能够拿到那么多的offer。
因为我选的都是很好的学校,爸爸还担心我的录取,偷偷的问老师录取机率高不高,李老师说我还是很有希望的,爸爸才稍微放心一些,但内心还是很忐忑的。直到2月中旬拿到第一个录取,同时给了半奖,我们才真正踏实下来。
11月开始准备文书的时候,正好撞上期末考,只给文书姜老师发了一些零零碎碎的个人资料。由于信息的缺失,前几篇文书我不断地补充自己的信息,姜老师不得不反反复复改了很多稿,一直很有耐心,而且文书质量很高。
文书里why school的部分,看到姜老师修改后的版本,发现姜老师对项目的了解,比我要仔细很多,也让我的文书更加的有个人特色。>>请新通文案顾问指导留学文书
虽然我不后悔三年里的选择,但还是留下了很多遗憾。遗憾自己过得太仓促,许多过去想学习的东西一直被拖延,感觉自己的生活一直被作业考试占据,很少有时间停下来。临近毕业的时候才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差。不必急于求成,其实可以慢一点。
【申请策略】
由于学生提供的多是碎片化的信息,所以在准备文书写作的时候,文书老师多以提问的方式展开:
Q1:为什么对这个项目感兴趣?
-对应申请动机和兴趣。
Q2: 你做过什么让你成为一个优秀的候选人?
-对应本科学术背景、研究项目、实习经历等。
Q3:你将如何从这个项目中受益以及你为什么会在这个项目中获得成功?
-对应从项目当中收获什么以及项目和自身职业规划的匹配度,即如何帮助你实现你的目标。
Q4: 你能为这个项目所在的community做出什么贡献?
-对应多样化经历陈述
通过以上问题,不断和学生沟通,深入挖掘学生的背景经历和想法,最终加以整合成一篇有逻辑结构的,并且符合各个学校具体要求的文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