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如何通过实力征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录取信息录取评估>>>
- 姓名:林同学
- 申请学历:
- 录取时间:
- 主录取院校: 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 其他录取学校: 哥伦比亚大学(Columbia University)
- 录取专业:计算机科学
- 奖学金情况:无
背景信息录取评估>>>
- 毕业/在读学校: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
- 就读专业:Electronic Engineering;Information Engineering
- 成绩情况:3.9/4.0;3.473/4.0
- 语言情况:TOEFL 100,GRE324+3.0
(点击图片可放大)
案例分析录取评估>>>
申请人优势:
有985/211学校背景和香港中文大学本科背景。其中:
1、在中山大学的GPA比较高,达到3.9/4.0,并获得过两次一等奖学金和两次冠名奖学金。2. 在中文大学获得过一次冠名奖学金。
3、曾两次在中山大学赢得电子设计比赛第三名。
4、身为羽毛球运动员,中学和本科阶段曾多次获得羽毛球和长跑比赛名次(两次第一名)。
5、 曾获得广州市象棋比赛第四名。
6、 钢琴10级,曾获得广东省比赛金奖。
7、有超过10年绘画经验,曾获得国家银奖。
8、在两所学校均有丰富的专业对口小型项目和实习经验、丰富的校园活动经验(基本上都是Leader)。
9、通晓多门编程语言。
申请人劣势:
学生在两所中大读的是2+2项目,前面两年在广州中大读电子工程,后面两年转到香港中大读信息工程(CS)。该项目清一色是尖子学生,有多达30人。因此:
1、同一批人在美国申请同一批院校,年复一年下来,美国顶尖院校的招生官已对这些学生的背景、决定入读学校的偏好,有了大概认识,所以,某些学校有可能会倾向于不录取这种背景的学生,因为他们每年录取了都不来入读。
2、类似背景的学生有多达30个,竞争惨烈。
3、该生在后面两年的GPA较低,平均GPA不到3.5,专业GPA稍微高一点,但也不到3.7。而前两年是3.9。相比之下,不少同学在香港两年的GPA都在3.7以上。
4、没有很明确的职业规划,因此个人陈述的目标性不强。相比之下,学校更愿意录取那些有明确目标和清晰计划的学生。
5、 托福刚到100,小分有22的。GRE考了四次才上324,也不算特别高。
申请方案:
1、突出学生前两年的高GPA优势,以及后两年的项目经验优势。
2、学生基本上很坚持报一些高端学校,也不愿意加保底的学校,因为与她条件差不多的同学都报这么好的学校。
3、但是文案顾问在后期发现,学生原来是非常愿意加保底学校的。当初可能沟通有误会,才没有加一些专业排名在50名以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