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时间:8:00~24:00 400-618-8866

您的位置: 首页> 考培资讯> 托福> 口语> 托福口语考试巧用4W + 1S原则 黄金15秒决定你的成绩!

托福口语考试巧用4W + 1S原则 黄金15秒决定你的成绩!

关键字  新托福口语 4W + 1S原则 创造型框架 分析型框架 
2013-09-23 来源:互联网 作者: 阅读量: 手机阅读

导读

新托福口语考试的TASK 1 / TASK 2为独立口语回答部分,其中的准备时间为15秒钟。很多考生反映,15秒的时间太短了,无法组织出完整的答案,或者将已有的答案思路迅速挪用到题目中。很多学生直接放弃了这15秒钟,把这个简短的准备时间看作是调整自己心态、克服紧张心理的时间。其实,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这15秒钟的准备时间,将答案的框架迅速写出,以提示自己在接下来的录音中能顺利地展开思路。

新托福口语考试的TASK 1 / TASK 2为独立口语回答部分,其中的准备时间为15秒钟。很多考生反映,15秒的时间太短了,无法组织出完整的答案,或者将已有的答案思路迅速挪用到题目中。很多学生直接放弃了这15秒钟,把这个简短的准备时间看作是调整自己心态、克服紧张心理的时间。其实,同学们应该充分利用这15秒钟的准备时间,将答案的框架迅速写出,以提示自己在接下来的录音中能顺利地展开思路。下面笔者就为同学们提供口语考试第一、二题的15秒迅速组织答案的战略。

一、口语TASK 1创造型框架

口语第一题通常是描述型的题目,需要考生根据题目进行创造,并将即时创造的思路进行展开,要求答案思路发展清晰、内容充实生动、语言基本标准和清楚。那么如何来达到以上的三个要求呢?介绍一个4W + 1S原则,即WHAT / WHEN / WHERE / WHO + 1 STORY。来看下面的例子:

Describe a time when you are asked to do something you don’t want to do.

拿到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首先想到的是:被动地要做的事,不情愿的事情。那么我们选择这样一个思路:室友让我陪她一起听音乐会。15秒的准备时间,除去想到思路的时间外,大约剩余8秒钟,我们可以写出的文字是:

What

When

Where

Who

Story

共5个单词。这5个单词就足以提示我们组织自己的答案了。比如说下面的sample:

What: The time I want to describe is that my roommate asked me to go to the concert with her. I am not interested in music at all, especially music of cello.

When: It was a Saturday evening. I had planned to write my essay at that time.

Where: My roommate came back to our dorm in an excitement.

Who: She had got two tickets from her cousin.

Story: I surrendered after her persuading and we went together. To my surprise, the music gave me power and cheered me up. I’ve never touched cello before, but it was a good experience.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在15秒钟里虽然无法完整地准备好答案的具体内容,但是有这几个提示词按顺序排列出现,我们还是能够把答案的要素准备出来的,而不会出现没有思路或将一个要素进行扩展后偏题严重的现象。大家要对这五个要素的排列顺序和单词本身进行熟记和使用,这样可以按照提示词创造一个“无中生有”的答案。在这个答案框架中,Story的部分需要作出说明的是:我们要求同学们将事件的具体经过用3-4句话进行概括,其中可以根据题目的要求出现转折、递进等故事发展情节,类似中文的小学生日记内容。由于时间的限制,要求大家在创造Story部分时,不要展开太多,以免影响自己答案的完整性。注意,保持答案的完整也是得到好分数的关键所在。

下面的题目大家可以使用4W + 1S原则进行练习:

Describe a book that you are interested in but haven’t read.

WHAT / WHEN / WHERE / WHO / STORY

 

 

二、口语TASK 2分析型框架

口语的第二题相对来说比第一题简单一些,因为题目中问到的内容有参照性,即题目给出两方面内容,考生在回答一方面内容时,可将另一方面的内容进行比较论证,那么我们在准备第二题的时候,可以使用分析型框架来组织自己的题目。具体的框架为:

VIEW

+ REASON 1 / EXAMPLE 1

+ REASON 2 / EXAMPLE 2

也就是说,考生只要利用5秒钟左右的时间选择好自己的观点后,在草稿纸上写出:

R1 + E1

R2 + E2

这个框架就可以帮助到大家。两个原因是分析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例子要尽量想出来,如果其中一个原因没有想出例子,则可将原因进行进一步解释来撑满答题时间。看下面的例子:

Do you like to travel to somewhere you’ve never been to or the place you have ever been?

这个题目我们可以使用框架来组织答案:

View: Personally, I prefer to travel to some place that I have never been to.

Reason1+Example1: Firstly, the place in my travel plan is unfamiliar to me, so that I will be very interested in visiting there. For example, the place has historic buildings and brilliant culture which I have never heard of. I can add my knowledge by traveling here and listening to the guide.

Reason2+Example2: Then if I go to the place where I am very familiar with, I can tell what is the focus and the route of trip. How can I get surprise or amusement?I think that’s the pity of the guide.

第二题的回答不一定非要出现总结句,只要答案是充实的就可以了,适当添加例子或细节可以加深考官对答案的想象力和印象,因此例子是框架中不可缺少的提示词。

下面的练习供同学们熟悉框架答题战略:

Students should take notes while listening to the lecturer. Do you agree or disagree?

View:

R1+E1:

R2+E2:

综上所述,考生们在回答托福口语Task 1 / Task 2话题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这15秒钟的时间,在草稿纸上写出提示词,把自己引导入条理清晰、内容充实的思路上来。我们不可以无备而战,提示词的功能是强大的,建议大家在平时的备考中按照提示词进行练习。

 

  • 有疑问在线咨询老师

    咨询时间:0:00 ~ 24:00
    非咨询时间也可留言

  • 400-618-8866

    咨询时间:8:00 ~ 24:00

定制备考方案
留学快读通道

课程推荐

更多课程+

新通为您定制更适合您的学习方案

想要获取更多考试培训信息,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联系到距离您最近的新通教育;

1、拨打新通教育咨询热线:400-618-8866;

2、点击【立即咨询】 ,我们会有课程老师为你解答考试难题;

3、完成以下表单,轻松预约,预约获取定制学习方案的机会。

姓名
联系电话

城市
  • 杭州
  • 北京
  • 上海
  • 广州
  • 深圳
  • 南京
  • 武汉
  • 苏州
  • 太原
  • 济南
  • 合肥
  • 天津
  • 郑州
  • 长春
  • 宁波
  • 舟山
  • 温州
  • 成都
  • 重庆
  • 西安
  • 南昌
  • 厦门
  • 福州
学习科目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马上预约

定制学习方案

  • 雅思
  • 托福
  • SAT
  • ACT
  • GRE
  • GMAT
  • 国际高中备考班
  • A-level
  • AP
获取你的学习方案

*温馨提示:新通承诺绝不泄露您的个人信息

大家都在看

更多>

近期活动

  • 北京
  • 成都
  • 福州
  • 广州
  • 杭州
  • 合肥
  • 济南
  • 南昌
  • 南京
  • 宁波
  • 青岛
  • 厦门
  • 上海
  • 深圳
  • 苏州
  • 太原
  • 天津
  • 温州
  • 武汉
  • 西安
  • 长春
  • 长沙
  • 郑州
  • 重庆
  • 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