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同学投简历时都愁坏了:“没名企实习、没获奖、没项目,只能写‘会用 Office’,简历空得吓人!” 其实你不是没内容,是没围绕求职目标做规划,学的能力没踩中岗位需求,才显得没亮点。
比如想做新媒体运营,却跟风考了和岗位没关系的证,又没自己试着做过公众号、剪过短视频,简历当然没干货;但要是提前想好要做啥岗位,针对性补能力,哪怕是校园里的小事,也能变成简历亮点。
1 先做好职业规划,给简历定个方向
职业规划不是“我想做互联网” 这种空话,而是 “岗位要啥,我就补啥”,3步就能找对重点:
先敲定具体岗位
别笼统说“想做运营”,要具体到 “电商运营”“内容编辑” 这种。打开BOSS直聘、智联这些招聘软件,搜你目标岗位,把3-5条高频的 “任职要求” 抄下来 —— 比如电商运营常要 “会数据分析、能做活动策划”,记下来准没错。
再盘点自己现有经历
对照刚抄的岗位要求,想想你有啥经历:班里组织过活动吗?课程作业有没有相关的?兼职做过啥?标记出“能匹配岗位的” 和 “缺的能力”—— 比如缺数据分析,但你帮老师统计过班级活动预算,这也是能挖的点。
最 后定好先补啥能力
把“缺的能力” 按 “好上手、岗位必须要” 排序。比如先学Excel数据透视表,再学活动策划,别瞎考一堆用不上的证,白费功夫。
2 针对性补核心能力,让简历有话写
提升能力不是学得多就行,关键是学对地方。围绕岗位需求补能力,简历立马有内容:
1、硬技能:补岗位刚需的工具 / 知识,用小成果撑场面
想做运营:学Canva做海报、剪映剪视频,自己开个小红书或公众号练手。哪怕就50个粉丝,也能写 “自己运营小红书号,1个月发8篇笔记,最多一篇读了500多,还涨了30个粉”,比只写 “会用剪映” 强多了。
想做行政:把Excel函数练熟,比如VLOOKUP、数据透视表。帮老师统计学生成绩时,就能写 “用VLOOKUP把3个班的成绩表整合到一起,比之前手动算快了60%,还没出错”。
想做销售:参与学校义卖活动就行。写“负责小组卖货策略,线下摆摊 + 朋友圈宣传,3天卖了200件东西,卖了3000 多块,小组排第 1”,多具体!
重点是别只说“会用 XX 工具”,要写 “用工具做了啥,拿到啥结果”—— 数据、排名、成果越具体,简历越加分。
2、软技能:把校园经历改成岗位需要的能力
别觉得“组织班级聚餐” 没价值,只要对应岗位需求,就能变废为宝:
岗位要“沟通能力”:写 “组织100人的毕业晚会,对接6个部门搞场地、排节目,解决了3次场地冲突,最 后晚会没出一点错”。
岗位要“解决问题能力”:写 “负责学校公众号推文,发现阅读量一直降,就改了标题风格、加了互动话题,2周内阅读量涨了40%”。
岗位要“团队协作能力”:写 “小组做课程调研报告,我负责收数据,对接了 5 个调研对象,按时交了200份有效问卷,最 后小组报告拿了‘优秀作业’”。
记住要说明白“当时啥情况、你要做啥、咋做的、最 后成啥样”,别只干巴巴说 “我做过 XX”,要让HR看到你到底有啥能力。
3 规划+ 能力联动,让简历加分更快
别做无效努力:
比如想做会计,就别花时间学剪视频,先考初级会计证、练熟财务软件,把精力用在岗位必须要的东西上。
做完就更简历:
刚考完证、刚做完一个小实践,立马补到简历里,别等毕业前才写,到时候早忘了细节。
投不同岗位改重点:
投运营岗就多写实践项目和数据成果,投行政岗就多写组织协调、用工具的经历,让简历 “投其所好”。
卡壳了怎么办?
很多同学走流程时会犯难:不知道怎么精准找岗位要求、挖经历总觉得没亮点、改简历改来改去还是没底气,甚至担心面试要背的题没方向—— 这些问题新通能帮你解决!
你要是需要,新通都可以:
① 按你的目标岗位整理高频背题资料(比如运营岗面试题、行政岗考点),帮你安排针对性背题;
② 帮你捋清职业规划,不用再瞎猜 “该补啥能力”;
③ 手把手改简历,把你平平无奇的校园经历,改成HR一眼能看到的亮点。省得你自己瞎琢磨浪费时间,求职路上少走弯路~
4 简历空白?日常实习到底多重要
把理论用起来
课堂学的多是概念框架,实习能让你真刀真枪用技能:比如用市场营销的 “4P 理论” 搞线下促销,用上课学的编程开发功能、修项目 bug。这样能避免 “纸上谈兵”,把知识学明白、用透彻。
帮你找对职业方向
很多学生对职业只知道个名字,实习能让你亲身感受:互联网节奏快、国企讲规范、金融重合规;还能实际做做事,比如运营管社群、财务做报表。体验完能调规划,别毕业瞎找工作。
找工作更有优势
企业招人更爱有实习经历的:一来你有基础能力,企业不用多花钱培训;二来要是在大厂实习过,简历会很亮眼——数据显示,这类人面试通过率比没实习的高2-3倍。
积累有用的人脉
实习时认识的同事、领导,都是行业里有经验的人:他们会跟你分享干货,还可能帮你内推,跳过简历筛选直接对接面试官。这种关系对以后升职、换工作都有用。
提前适应职场
实习能帮你从学生思维转成职场思维:比如学怎么跟跨部门同事沟通、怎么分工做事;还能练会排任务优先级、应对突发情况。有实习经历的话,毕业上班后,比没实习的少花1-2个月适应。
真不用怕经历不亮眼,只要跟着职业规划补能力,校园里的小事也能变成简历加分项—— 关键是先定好方向再补能力,每步都踩在岗位需求上,简历自然有东西写!